西藏政府网 | 山南市人民政府

山南市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统计信息>统计分析

全市经济攻坚破难 质效并举稳健前行——上半年山南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于:2024-12-23 10:08:31 来源:山南市统计局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完善基础、产业立市、统筹城乡、新区引领”经济工作思路为抓手,着力促进稳投资、促消费、稳就业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数字经济,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持续用力。上半年,全市工业生产稳定增长,有效投资稳步扩大,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全市经济攻坚破难、稳健前行,呈现“开局良好、转型加快、回升向好”态势。

经自治区统计局反馈,上半年,我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5.11亿元、增长5.8%增速低于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低于昌都、日喀则、拉萨、那曲1.40.50.40.2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区第5从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86亿元、增长10.3%,增速排名全区第6;第二产业增加值60.88亿元、增长8.5%,增速排名全区第7,其中工业增加值12.56亿元、增长0.4%,增速排名全区第7,建筑业增加值48.32亿元、增长11.2%,增速排名全区第6;第三产业增加值60.37亿元、增长3.2%,增速排名全区第1从比重看,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3.1%48.7%48.2%,二产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从贡献看,第一产业GDP贡献达10.1%第二产业GDP贡献达60.9%第三产业GDP贡献达29%

农牧业生产稳中加快。上半年我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亿元、增长11.8%,其中农业产值1.67亿元、增长7.7%,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31.5%,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牧业产值3.34亿元、增长14.6%,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63%,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牲畜存栏149.65头只、增长5.5%,其中生猪存栏3.45头、增长14.7%;牛存栏57.78头、增长7.6%;羊存栏88.42只、增长4.9%;猪牛羊肉产量2987.27吨、下降7.6%;奶类产量27110.1吨、增长9.2%,其中牛奶产量26780.12吨、增长9.3%;禽蛋产量4649.7吨、增长18.1%。

工业生产增速放缓上半年,我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3%,增速高于去年同期4.8个百分点,低于1-58.3个百分点,低于阿里、昌都、日喀则、拉萨、那曲、林芝47.844.135.912.58.56.8个百分点,排名全区第7,较1-5月后退2位。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5.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速持平;制造业增加值下降4.3%从产品产量看,生产水泥119.5万吨、增长0.5%;中成药9.88吨、增长4.1%;商品混凝土29.05万立方米、下降29.6%;包装饮用水1.74万吨、下降18.9%;水力发电量22.84亿千瓦时、下降5.4%。从关联运行指标看,工业用电量1.43亿千瓦时、增长15.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24.6%,较去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

服务业经济保持平稳。1-5错月数据完成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0.1%降幅较1-4月扩大1.4个百分点从行业门类看,七大行业呈现“52降”态势。“5升”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98%、27%、13.4%、10.5%、6.2%;“2降”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分别下降13.6%、6.9%。金融存贷支撑有力。6月末,完成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4.46亿元、下降5.6%,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13.8个百分点5月末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170.64亿元、增长10.9%,占各项存款比重达39.3%;完成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07.85亿元、增长10.6%,增速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5月末下降5.6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小微、涉农、民营等企业贷款分别增长50.8%、19%、13%。旅游市场持续高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34.49万人次、增长33.9%,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较1-5月下降0.5个百分点;实现旅游收入11.53亿元、增长21.6%,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8.3个百分点,较1-5月下降0.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中高速增长。上半年,我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8%增速高于去年同期24.4个百分点,低于1-52.3个百分点,低于那曲、昌都、阿里、林芝、日喀则、拉萨33.132.430.69.28.55.8个百分点,排名全区第7,与1-5月持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16.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1.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7%。分投资性质看,国家投资增长13.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0.7个百分点,较1-5月下降3.6个百分点,完成量占全市投资总额比重95.3%;民间投资增长3.5%,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78.8个百分点,较1-5月提高14个百分点,完成量占全市投资总额比重4.7%。分行业看,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9%,增速低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4.8个百分点,其中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5.4%,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7.9%;工业投资增长51.6%。

消费市场回暖升温。上半年,我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增速低于去年同期5个百分点,高于1-52.1个百分点,高于那曲、阿里、日喀则0.10.30.7个百分点,低于林芝、拉萨、昌都1.30.80.2个百分点,排名全区第4,与1-5月持平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实现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9%,增速高于1-52.3个百分点;实现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4%,增速高于1-51个百分点。从消费形态看,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3.9%,增速高于1-52.2个百分点;实现餐饮收入下降2.4%,降幅较1-5收窄1.7个百分点从限上商品零售类值看,粮油、食品类下降3.2%;饮料类下降9.7%;烟酒类下降29.7%;汽车类下降12.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3%;中西药品类增长7.2%。

新动能支撑有力上半年,我市规上清洁能源发电量达23.77亿千瓦时,其中水力发电量22.84亿千瓦时,实现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33.1%,已成为支撑我市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扩大,规模以上战略新兴实现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3.2%1-5月份,高技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6.2%

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四上”企业稳定增加,截至6月末,全市“四上”企业共计269个,较去年同期增加30个,增长12.6%。市场主体持续活跃,上年半,全市各类经营主体达到5.34万户、增长11.3%,其中非公经济主体5.21万户、增长11%。农牧民就业形势稳定,持续推进农牧民组织化、规模化、常态化转移就业,完成职业技能培训8116人,实现转移就业9.4万人、创收9.6亿元,分别增长20.4%、33.7%。

运行稳健增长上半年我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4亿元、增长12.2%增速低于去年同期68个百分点,高于1-56.7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6.55亿元、增长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65.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1.97亿元、增长23.5%,增速高于去年同期2.3个百分点,低于1-510.6个百分点,其中民生支出93.15亿元、增长10.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0.6%。完成税务部门组织收入31.21亿元、增长7.3%增速低于去年同期53.7个百分点,高于1-51.7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降幅持续收窄(CPI)。1-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比下降0.6%降幅较1-5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累比呈“431持平”态势。其中衣着类、交通和通信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累比上涨0.2%、0.8%、2.3%、4.1%,食品烟酒类、居住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累比下降1.2%、3.5%、0.2%、医疗保健类累比持平。

工业出厂品价格涨幅平稳(PPI)。1-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增长2.2%,20个行业大类呈1163持平”态势。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0%;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0.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医药制造业增长0.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7%。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保持稳定(PMI)(为国家公布数据,无自治区及地市数据)。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与上月持平,制造业景气度基本稳定。

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已经确定的各项促消费政策措施,加快高质量项目谋划储备和建设,助力新动能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蓄力成势,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全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